12月17日,北京市。由(CCW Research)主辦的中國管理軟件發展狀況研討會在京召開。自2009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市場上國際管理軟件廠商以及國產管理軟件廠商的發展狀況的變化引起業界關注,經過深入的調研和分析,計世資訊撰寫了一份中國的管理軟件發展現狀和調查報告。來自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管理軟件廠商以及客戶代表30多人參加研討會。
業界的權威研究機構計世資訊在研討會上發布的《2009中國管理軟件發展狀況調查報告》表明,國產管理軟件不僅在市場份額上已超越國外廠商,在產品、技術、服務等方面也已取得全部或部分領先優勢,國產管理軟件市場呈現四大特點:國產軟件市場份額全面超過國外廠商;產品朝集成化套件發展;國產管理軟件技術上的后發優勢開始顯現;國內廠商滿意度上升,國外廠商滿意度下降。
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司長徐愈在研討會上表示,走訪的一些企業確實對國外軟件很高的服務費用有意見,大家都支持價格性能更好的國內管理軟件能夠發展起來。中國企業的信息化需求和管理軟件的應用要求都呈現出了突出的本土化的應用特點,用戶更為關注適合中國企業的業務流程特點,功能應用重點以及價格性能比,商務運行模式、服務方式,在管理軟件市場的未來發展中,國內軟件還將進一步擴大領先優勢。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呼吁央企應該大膽采用國產軟件,他表示說,中國大型企業,央企、上市公司還是國外管理軟件占據主要份額,國產管理軟件怎么進去,要不要進去?經過那么多年的發展,國內產生一些優秀的龍頭企業,久經考驗,F在最大的障礙是一些非機制因素,也有一些客觀因素。國產管理軟件有它的特點,技術來講不比人家差。但怎么突破央企的高端市場,需要政府主管部門做更多工作。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李東稱,看到中國的管理軟件的發展非常受鼓舞,過去講授ERP課程每次都講SAP、甲骨文,以后教學的過程中要更多的向學生介紹國產的軟件。他認為,管理軟件首先是管理其次是軟件,管理軟件是體現中國管理水平提高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要想把中國軟件水平提高,還是要更深入的理解中國用戶和中國市場。
用友公司副總裁鄭雨林在研討會上說,國產管理軟件的發展對整個中國社會都產生了比較大的價值。首先是服務客戶提高客戶競爭力。正是由于國產管理軟件的發展,給企業、政府信息化開支節省了一大筆錢,可能要數以百億計,軟件產業是100%的環保低碳,解決了大量大學生的就業,對社會價值是很大的。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軟件與信息服務業處處長姜廣智鼓勵以用友為代表的管理軟件廠商做大做強,他表示,北京市剛剛通過一個工作方案,要打造成北京的世界級產業,需要一些世界級的產業,需要一些世界級的企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是最適合首都的,希望用友在這方面率先突破,希望管理軟件能在產業當中率先突破。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技情報所副所長劉九如、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教授范玉順、計算機世界報總編孫定、中國鋁業股份公司信息管理部副總經理文欣榮、北京燕京啤酒股份公司主任謝廣軍、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信息中心副主任蔣成彬、光大銀行風險管理部風險技術處林直友、新華人壽信息中心副總經理周建軍、計世資訊副總經理曹開彬、高級分析師曹宇杰出席并發言,共探討中國管理軟件市場發展現狀,并為國產管理軟件的發展獻計獻策。
計世資訊總經理曲曉東最后總結說,此次研討會有很多專家、領導出席,也有很多是國際廠商SAP的用戶,也有一些國內廠商的代表用友的用戶,但大家都認識到,國外軟件盲目崇拜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國產軟件很多方面有很大的進步,用友很幸運,包括用友在內的很多國產管理軟件廠商迎來了非常好的發展機遇,中國企業的需求到了一個能夠去培養國產廠商,共同成為世界級企業的時候,2009年,在高端市場份額上具有了可以跟國外廠商一較長短的基礎,在后發技術優勢上、服務優勢上、價格優勢上都做好了充分準備,所以現在是一個臨界點,希望可以成為中國管理軟件發展的轉折點,讓廠商、用戶、國家都受益。